欢迎访问 江苏省职业教育周小琴分析检验赛教融合名师工作室网站!
 
   
成果展示
专业与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资源建设
团队发展
社会服务


  教学改革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成果展示 >> 教学改革 >> 正文


禹晓梅 职业学校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实践与探索中的几点建议

职业学校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实践与探索中的几点建议

摘要:职业技能大赛全面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本文以江苏省化学检验技能大赛为视角,阐述了大赛在实践与探索中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对如何一步开展好技能大赛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大赛的前景充满信心。

关键词:技能大赛  职业教育   不足之处

 

引言

目前,一年一度的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深入人心,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推动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进展,加强了职业院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从而全面推动了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模式一直处于探索之中,对职业技能大赛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大赛在给职业教育带来新鲜血液和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旋律,特别是一味片面追求技能大赛的成绩,参赛学校的急功近利使技能大赛有可能偏离初衷。

我校多次承办省级、市级职业学校化学检验技术技能大赛、药物制剂压片大赛、临床基础护理大赛等多个专业的比赛,并在每次大赛中均获得良好成绩。笔者曾先后作为技术人员、参赛教师、指导教师、裁判参与了化学检验技术大赛的多个赛程,深刻体会到在职业技能大赛的实施与探索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浅谈一下体会:

一、职业技能大赛目前存在的不足

(一)、职业技能大赛制度、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技能大赛活动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尚不健全,许多职业院校只是根据形势的需要和自身条件有选择的举办或者参加一些竞赛,大赛还做不到规范化和制度化。调查显示,大多技能大赛是出好题目,有的甚至还配有大赛辅导材料,指导教师给参赛选手总结出操作步骤,选手在赛前的一两个月时间里对大赛题目进行重复性、机械性训练。选手仅仅是按照规则竞赛,缺乏对选手自主创新、应变能力的考核[1]。大赛内容也多是按照学科体系下的技能标准制定,职业岗位特色不够突出,缺乏与企业的沟通,不能充分贴近企业实际岗位要求[1]。笔者曾在医药企业就职一年,也曾在江苏省药检所实践过一个月,深切体会到在化学检验技能大赛中,其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与医药行业实际操作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大赛往往过分纠结于细节问题,比如在移液操作中明确要求“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拿移液管”,而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参赛选手的习惯问题,于分析结果、操作技能没有丝毫联系。

(二)、学校过分重视荣誉,易使技能大赛陷入教育误区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这句话目前在职业教育界已经流行起来,并且通过近几年的努力职业大赛也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有些学校在职业大赛上,只看奖牌和名次,把技能大赛当做职业教育的指挥棒,过分强调技能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取得好成绩,提出一切为了大赛的口号,让参赛学生长期停课进行封闭训练,甚至有的指导教师也脱离原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把精力全部放在培养几个参赛选手上,这不仅不能达到技能大赛提高职业学生技能、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且势必又会使技能大赛陷入另一种模式的应试教育。

(三)、职业大赛的层层选拔易导致其成为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职业教育要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教育的实质是面向全体。而在现行的比赛机制下,很多职业学校选拔技能操作方面的尖子生,参加市赛,再参加省赛、国赛以及其他各种级别的赛事,甚至继续参加下一年的赛程,从而成为大赛的“职业选手”。技能大赛与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之间的关系脱节,技能大赛的准备重点放在了几个尖子选手的强化训练上,忽视了大部分学生技能水平的培养和锻炼,这不仅是一种教育的不公平,更是严重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总所周知,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赢得了奥运,造就了少数精英,但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上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应该把技能大赛当做提高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造就精英的工具,避免技能大赛成为职业教育的“奥林匹克”。

二、如何更好的开展好技能大赛的几点建议

(一)、规范大赛过程

技能大赛是兄弟院校之间的同台竞技,公平、公开、公正是对竞赛最基本的要求,江苏省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从整个组织过程来看了,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但是每次比赛过程中,参赛院校之间针对“公平性”还是会存在一定的分歧。因此笔者认为应对裁判建立监督机制,实行淘汰制并在赛前进行系统的培训,使裁判员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公平,且不同裁判员之间做到尺度一致。其次,比赛场地最好选在第三方学校,以避免各个环节的掺假、作弊现象。最后,赛后给出每位参赛选手的具体成绩,而不仅仅是排名,同时让获得一等奖的选手进行示范性表演,这样更利于其他选手找出差距,提高水平,从而才能达到通过技能大赛提高全体学生技能水平的目的。

(二)、完善选拔制度

目前各职业学校一般是通过一次校级技能大赛选拔若干名获奖选手参加市赛、省赛,这样就导致了技能大赛还是少数精英参与的大赛,要做到“人人可参赛,人人想参赛”,必须完善选拔制度。学校可以从一年级开始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理论、技能竞赛,竞赛形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将每一个学生都纳入其中,并将竞赛成绩作为选拔市赛、省赛的重要依据,同时将校级技能竞赛与技能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省赛和市赛的组织上,可以采取按照学号考前随机抽取的方式,江苏省联合职业学院技能大赛就曾采取过这样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促使学校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尽可能的提高每一名学生的技能水平,才能使技能大赛成为人人参与的比赛,才能更好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培养数以万计的劳动者,职业教育的成果需要企业的认可,职业技能大赛更需要企业的支持和深度参与。因此笔者认为,大赛项目应依据企业生产岗位要求制定,并把企业的新内容、新方向作为技能大赛的风向标,这就要求大赛的命题和考评应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生产企业参与完成,使大赛更切合市场实际。其次比赛场地及文化氛围应尽可能靠近企业实际,让选手进入赛场犹如进入工厂,甚至由企业来承办技能大赛,让学校选手和企业选手同台竞技,真正在工业生产设备上进行操作,而不是仅仅在教学仪器上模拟。要做到这些,就要求各职业院校必须加强校企合作,而加强校企合作又可以使职业院校师生与行业企业专家零距离接触,详细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更有效的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只有坚持校企深度合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才能保证质量,“企业支持大赛,大赛人才回报企业”,大赛是学校和企业互动双赢的最佳契合点[2]

三、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教育实践技能培训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促进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推动了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相对于普通教育的高考,职业技能大赛才刚刚起步,我们应该取高考的精华——高考的公正性、普遍性、成熟性使其成为社会、企业选拔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去高考的糟粕——高考的重分数轻素质,社会、学校、家长一切以分数论成败也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儿。随着技能大赛各项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大赛必将会得到各方重视,规模不断扩大,档次进一步提高,必将有力推动职业院校在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谈东华.外贸制单技能大赛的实践探索[J].中外企业家, 2010(12)195-196.

[2]徐明.管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32)118-119.

 

作者简介:禹晓梅 女,1982.4出生,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药物分析方面的研究 

籍贯:山东蒙阴

工作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通讯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邮编:221116

联系电话:15952161943

课题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学校化学检验技能大赛分析研究》(编号:ZYC55)。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9-2018 分析检验赛教融合名师工作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我们:0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1043号



联系电话
0516-82559039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学府路